Text Only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你做好應對準備了嗎?

多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層出不窮的街頭騙案,如「祈福黨」及「高科技電子零件黨」,演化成近年之電話詐騙及網絡釣魚詐騙,令受騙者損失大量金錢。根據政府公佈之總體詐騙案統計數字顯示,從 2016 年 743 宗上升至 2019 年 1525 宗,當中涉及電話和網絡之詐騙案約佔詐騙案總數三成。而年初至今本澳及鄰近地區均發生多宗有關網購口罩之詐騙事件,數以千計受害者蒙受高達數千萬澳門元損失,情況不容忽視。

其實不法分子通常會利用近期大家高度關注的話題進行詐騙,如搶購口罩、新冠肺炎、貨品短缺、原油價格、視像會議等話題,再透過社交工程技巧進行各種各樣之詐騙,常見有騙取金錢、個人資料、帳戶密碼,或誘騙種下木馬程式進行長期監視或竊取資料等。

而社交工程最常見會出現於釣魚郵件中,雖然大學電郵系統會特別針對惡意電子郵件加以過濾攔截,然而資訊安全除了運用專業技術外,用戶也必須注重安全意識,以本年二月大學收到其中一封之釣魚郵件為例,其實也不難發現一些可疑破綻(見下圖)。

備註:下圖為大學正式薪酬發放之內部電郵通知樣本截圖。當滑鼠箭頭移向網址連結時,顯示的網址會包含大學網域名稱 “um.edu.mo” 或 “umac.mo”。

雖然不法分子會不時改變詐騙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用戶時刻保持警覺,謹記「停一停、想一想、查真偽!」,便不會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