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安全貼士 (2025年7月號) – 機密資料及群發郵件處理
-
機密資料處理:
- 群發郵件處理:
- 發送前檢查:
- 發送郵件前,務必仔細核對收件人、內容和附件,尤其是發送給第三方時,一旦發出就無法收回。
- 使用 “密件副本(Bcc)” 來保護收件人的隱私,亦可避免因收件人使用 “全部回覆” 而引發不必要的郵件。
- 主旨清晰:使用明確的主旨標題有助收件人區分正常郵件與垃圾郵件或網絡釣魚。
- 發送前檢查:
- 其他提示:
所謂 Deepfake(深度偽造),是指騙徒透過人工智能(AI)中的深度學習技術,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聲音特徵等,製作出以假亂真的影片或音訊。雖然這項技術有合法的應用,但它越來越多地被詐騙者利用來偽裝成他人進行詐騙,例如冒充公司高層在視像會議中要求員工匯款,又或者製作虛假新聞影像,誤導大眾。隨著 Deepfake 技術日益成熟,相關詐騙手法在本澳亦已出現,值得大家提高警覺。
防範 Deepfake 詐騙的五個方法:
這些都是判斷影片是否被偽造的線索。
Deepfake 技術雖強,但只要提高警覺、善用常識和多方查證,仍然可以有效防止受騙。如懷疑遇上詐騙,應即時向警方報案或尋求協助。
在現今的數位世界中,我們的網上帳戶存有大量的個人和專業資訊。保護這些資訊至關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合理長度及複雜性的密碼,這樣可以增加駭客破解密碼的難度。一般標準建議密碼至少包含8個字符,最好為15個字符,可考慮包括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字符。
設定密碼的提示:
按照上述提示並養成使用合理長度及複雜性密碼的習慣,您可以保護您的帳戶安全及資訊。
資訊安全對於保護我們的個人資料和大學的機密信息至關重要。我們需要一起努力,確保我們的數據和隱私不受威脅。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安全小貼士,幫助大家一起維護校園資訊安全:
請謹記,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任何違法行為不僅會對個人和大學造成嚴重後果,還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在現今的數字時代,保護您的網絡隱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無論您是學生還是教職員,了解潛在的隱私風險並採取主動措施可以保護您的個人隱私資料。以下是一些實用提示:
通過遵循以上提示,您的網絡隱私可以大大提高,以及保護您的個人隱私資料免受潛在威脅。
現今數碼時代,保護個人資料變得尤為重要。身份被盜用可能導致財務損失、聲譽受損,甚至法律責任。因此,我們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保護個人資料,避免身份被盜用,與此同時,保護他人的身份亦同樣重要,這樣可以防止自己及他人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和困擾。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此外,還需警惕釣魚詐騙,不僅金錢,個人資料也是騙徒的目標之一,請大家務必提高警惕。
以下是一些網絡安全的提示:
請記住,網上安全與外出時的實際安全同樣重要。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網絡安全的習慣,保持安全,保護好自己,享受愉快的旅程!
人工智能 (AI) 平台為使用者提供了各種強大的工具和服務,可幫助他們完成各種任務,從資料分析到機器學習。然而,在使用公有 AI 平台時,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風險。
以下是一些安全提示,可幫助您保護您的資料和隱私:
通過遵循這些安全提示,可以幫助保護您的資料和隱私,同時安心使用公有 AI 平台。如您需要「人工智能私隱」及「資料匿名化處理」進一步的資訊,
可參考澳門個人資料保護局翻譯及發佈的相關資訊: https://www.dspdp.gov.mo/zh_tw/references_detail/article/kzw3p0kz.html
在當今數字化的環境中,確保系統的安全至關重要。通過遵循以下建議,您可以顯著提高系統和數據的保護程度。
維護系統安全是一項持續的工作,保持對最新的安全威脅的瞭解,更新您的安全策略以及關於資訊安全的最佳實踐。
網上服務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網絡詐騙變得更加容易,涵蓋範圍更廣泛,包括購物、求職、投資、慈善、抽獎等等。粵語俗語有云「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而很多傳統的騙局會以新瓶舊酒形式,在網路或電話上進行詐騙,手法千變萬化令人防不勝防。
任何騙局萬變不離其宗,誘騙用戶帳號、密碼或個人資料,最終目的離不開騙取受害者的金錢。只要提高安全意識,凡事務必「事實查核Fact Check」,便可減低受騙風險,緊記以下防騙三大原則:
日常要多留意防騙資訊,習慣成自然地提高防騙意識,便不會被騙徒有機可乘。以下是一些詐騙訊息例子,供大家參考一下:
假冒即時通訊軟件短訊通知,內容帶有令人不安言詞。但必須注意一點,連結中的“w”字母,其實是由兩個字母 “v”魚目混珠冒充。
可疑陌生人短訊,可能會透過社交工程,進行各色各樣詐騙,可能會利用「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法,長時間與受害人溝通以博取好感,是騙取鉅額金錢的手段。
騙取驗證碼是常見盜用他人帳戶的方法,如通訊軟件,銀行轉帳等。實際上,驗證碼用於個人身份或帳戶操作驗證,屬於個人私隱,請勿洩露。其實借用他人電話號碼作驗證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而對方帳戶極可能已被盜用。